广袤的戈壁滩上,火红的辣椒绵延如海;机械化车间里挂面飘香,畅销疆内外;直播间内,特色产品热卖……在博州,一批批承载丝路风味的土特产正焕发新生,让“博州味道”香飘万里。金沙娱乐城app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税务局聚焦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政策落实、精细服务和合规引导等系列举措,为博州“土特产”在“链条延伸、规模扩张、品牌打造”的发展之路上赋能添力。
辣椒红了,产业升级点燃“火辣”希望
金秋时节,博乐市贝林哈日莫墩乡4500亩规模化种植的辣椒喜获丰收。走进博乐市红泉富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加工车间,只见热风烘干、色选机和去把机等设备满负荷运转、高效作业,干净规整的“成品椒”源源不断产出。
“今年我们扩大了辣椒种植规模,还新建了烘干厂,实现本地精加工。”公司厂长申彦修介绍,通过标准化生产,成品椒可以直接对接下游食品企业、调味品厂乃至出口渠道,产品附加值提升30%。
为助力农业企业稳健发展,博州税务部门组建“助农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和加工车间,面对面宣传税收政策,贴合实际重点解读企业相关的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等政策,明确自产自销认定标准和优惠政策适用条件,让政策“红利”在合规道路上充分释放。
“税务部门送来‘适用政策清单’,帮助我们在今年合规享受了17155元的税费减免,这笔钱直接补充进新建厂区的装修支出,对我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帮助。”申彦修满是喜悦,“我们吸纳了周边劳动力30余人,预计今年产出并加工成品椒超1000吨,产值有望突破千万元。”从田间到车间,产业链的延伸让“红辣辣”变成了“红火火”。
挂面“俏”了,“老味道”走出新路径
在博乐市乌图布拉格镇格尼登新村的飞博食品厂,面香四溢,员工们正紧张有序地包装一批即将发往内地的订单产品。这家扎根挂面行业26年的村级企业,从最初的作坊起步,历经扩建、搬迁与重组,如今已成为固定资产超两千万元、年产量突破3000吨的北疆食品行业标杆。
“刚起步时厂房简陋,产量也低,没有专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曾因发票开具不规范、成本核算不清晰频出问题。”销售总监李敏回忆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方面常面临新的困惑。
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税务部门针对发票管理、政策享受、成本核算等常见涉税问题,以案例教学、图文解说、政策答疑等方式,详细讲解发票开具时限、品名填写规范、销售方信息完整录入等操作要点,现场演示开票系统操作,并定期回访跟踪问需,及时答疑解惑,引导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依法纳税、诚信经营,促进“土特产”合规发展成为“大产业”。
在企业匠心制面的坚守和主动求变谋发展的努力下,挂面厂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半自动化升级,陆续研发推出枸杞挂面、仙人掌挂面、山药挂面等特色产品,注册“面小兜”商标,产品畅销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乃至全国各地,“小挂面”正一步步迈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牛肉“香”了,“天莱”招牌持续擦亮
作为新疆首个通过全产业链有机认证的肉牛加工企业,新疆天莱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有机养殖+精深加工”让“天莱香牛”成为亚运会专供品牌,产品走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端市场。今年企业依托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优势打造“天莱香牛体验店”,汇聚精河枸杞、有机面粉、甜糯玉米等30余种“博州好物”,融合产品展销、文化体验与工业旅游等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生态。
为拓销路、稳增长,企业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开通大宗采购专线,在体验店打造专业直播间,通过“线下体验+线上推广”模式,让更多本地优质农产品在“云端出圈”。
“电商平台带来销量增长,也对税务合规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财务负责人黄文文直言,天莱集团有多家子公司、体验店,面对直播带货、多渠道销售等复杂的业务模式,在税务处理上容易出错。
围绕企业“合规经营、品牌发展”的核心诉求,税务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对接企业需求,推出“风险预检”服务,深入分析企业母子公司关联交易中的涉税风险点,厘清税务边界,并结合电商经营特点,开展风险提示提醒,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涉税风险。
“这些细致专业的辅导不仅帮助我们享受各类税费减免2837万余元,还规避了税务风险,提升了公司自身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黄文文感慨道,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的合规经营防线,让企业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中更加自信从容。
从辣椒飘香到挂面出疆,从牛肉畅销到带动“博州好物”集群出圈,在博州这片土地上,在政策支持与企业实干的双向奔赴中,“土特产”正逐步实现向“名优品”跃升。下一步,博州税务局将持续聚焦特色产业链发展,深化政策落实,拓展服务场景,推动更多“博州味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何春英)

新公网安备:65010202000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