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可克达拉市,402公里的边境线如一条纽带,串联起霍尔果斯等三大一类口岸。中欧(中亚)班列的汽笛声里,这座“直通欧亚腹地”的枢纽城市,正见证着越来越多外贸企业以合规为锚、以诚信为帆,在国际市场破浪前行。新疆德鑫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便是一段生动的注脚。
从“一张蓝图”到“全链合规”,把风险锁进制度笼子
走进德鑫科技的厂房,白色拱顶下,机械臂有序翻转,传送带匀速输送,一个个印着环保标识的阀口袋依次成型。这些看似普通的产品,正是企业打开中亚市场的“金钥匙”——作为新疆首家引进环保型精品阀口袋生产线的企业,德鑫科技从落地起便锚定了“外贸+内销”双轮驱动的发展路径,更将“合规经营”刻进了成长基因。
“外贸业务链条长、政策关联度高,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碰风险红线。”企业法人陈继德指着仓库里一摞摞阀口袋说道,自2022年成立起,公司便组建了专业财务团队,从源头构建合规管理体系:采购环节,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与合同条款,确保进项发票与业务真实匹配;生产端,实行工单闭环管理,每批次产品对应唯一生产编号,实现质量与流向可追溯;销售端,建立“单证备案双核查”机制,报关单、提单、收汇凭证等逐一归档定点保存,确保“货物流、资金流、票据流”三流相符。“我们把出口退税全流程拆解成12个标准化节点,每个节点设置复核岗,就是为了让每一笔业务都经得起检验。”陈继德说,这种“全链条合规管控”,让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波动时多了份底气。
从“手忙脚乱”到“从容应对”,在试错中筑牢合规底线
企业的合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回忆起首次出口退税申报的经历,陈继德仍记忆犹新:“那是2024年5月,首批发往哈萨克斯坦的货物已到港,可报关单对应的进项发票勾选出了问题——新入职的财务误将‘退税’选成了‘抵扣’,导致申报数据异常。”彼时企业刚起步,9万多元的退税款关乎资金周转,急得他整夜睡不着。
转机出现在税务部门的政策辅导中。“我们试着在税务公众号搜索‘出口退税常见问题’,没想到找到了类似案例。”陈继德说,“对照指引,团队连夜核对200多份单据,重新勾选发票、修正申报。最终,3个工作日内9.23万元退税款顺利到账。这次教训让我们明白,合规不是‘纸上谈兵’,必须把细节抓在日常。”此后,企业进一步优化流程,每月开展内部合规自查,将“单证匹配度”“勾选准确性”等指标纳入财务考核,真正把合规意识融入了团队基因。
从“79分”到“90分”,以诚信为翼拓展国际市场
合规带来的不仅是风险防控能力,更是信用积累的底气。成立初期,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仅79分;2023年,通过完善发票管理、规范申报期限,得分提升至87分;2024年,进一步优化财务制度、杜绝细微疏漏,信用分达到90分。“虽然还没评上A级,但我们能清晰看到进步的轨迹。”陈继德翻开信用评价报告,指着“发票使用规范率100%”“申报零逾期”等指标说,“现在客户验厂时,会专门查看我们的合规台账;银行授信时,信用等级也成为加分项。”
这份坚持换来了市场的认可。如今,德鑫科技的环保阀口袋已覆盖中亚五国,2024年外贸销售额达2014.82万元,2025年预计突破2500万元,同比增长24.08%。“有次和哈萨克斯坦客户聊天,他们说选择我们,不仅因为产品质量,更因为‘能看到中国企业的规矩’。”陈继德的语气里满是自豪。
午后的阳光洒在厂房外的马路上,一辆满载产品的货车缓缓驶出。“合规不是束缚,而是给企业装上了‘安全气囊’。”望着远去的车影,陈继德说,“我们相信,把每一步走扎实,路自然会越走越宽。”
从边陲厂房到国际市场,德鑫科技的故事里,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只有对“合规”二字的坚守。正如这片土地上无数外贸企业一样,它们以合规作桨、诚信扬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里划出中国外贸经济的韧性与顽强。(邓嫣然、高磊)

新公网安备:65010202000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