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就到账了!从企业提交完整申请到2789万元退税款精准注入账户,全程仅三天!”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曾立剑看着账户上新到的退税款,难掩激动。这笔“及时雨”般的退税,让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技术难题的底气更足。
乌鲁木齐钵施然智能农机有限公司是一家农机研发制造企业,主要生产谷物收获机和棉花收获机。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扫描,发现公司符合制造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条件,且期末留抵税额较大,但从未享受相关政策。税务人员主动上门,解答企业财务人员在“存量”“增量”留抵税额界定和申报流程上存在的疑惑,面对面进行政策解读和风险提示。从“坐等审批”转为“前置辅导”,税务部门将服务窗口前移至企业车间、生产一线,通过了解企业研发投入、设备采购及市场销售情况,精准评估其退税需求与政策适用性。
“从政策适用性的评估到电子税务局的操作,税务干部提供了全流程陪伴式的服务,退税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直接用于公司棉花收获机的研发,进一步夯实了研发基础。”曾立剑充满信心地说。
“我们正集中力量攻关新一代智能棉花收获机技术,重点突破高效低损采棉头设计、高速高效六行打包技术以及自动对行导航系统技术,后期我们还会向新能源采棉机方向突破。”曾立剑介绍,这些技术将大幅提升国产采棉机的作业效率,保证棉花品质。未来,公司将依托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优势,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以“中国农机”为全球农业现代化提供新范式。
“下一步,我们将细化梳理辖区制造业企业名单,开展‘滴灌式’政策推送和风险防控辅导,通过‘快审快退’机制压缩业务内部流转时间,以‘资金流’激活‘产业链’,帮助企业合规经营、向好发展。”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税务局货物与劳务税科负责人张浩楠表示。